【急】生物必修一提纲(内容精简。少一点)别来应付

2023-01-08

先谢谢来的人了。

作业是把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写下来。但是我还要用别的时间来预习。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
所以想要把【精简】的提纲写一写,自己已经查过百度知道啥的,可是没有内容少的知识点了。
所以请大家帮帮忙、
拜托了!!!!!!!
1 内容少、精简(别少的只有几行)
2 重点

可能要求严格点。但是没办法

!!我是新手,只有40分。会全部奉上~~~~~~泪求
我是山东东营。

❀ 是人教版吧。好像是分子与细胞(一章:走进细胞。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共六章)

【一楼的我都看了,不合适。多、还是谢谢哦^_^】

【感激2喽。but...我是高一。不是初中啊。不过我要的就是这种精简的、很符合,就是找错了。继续帮帮我吧。谢啦】

谢谢了各位!!!! 相信你在网上找过了,没找到是吧。
我也写过提纲,你只要把书上的重中之重抄下来就完了,教你

第一节

最基本元素 C
基本元素 C H O N
主要元素 C H O N P S
…………
完了

光合作用就把那个圈圈图画下来,说说改变光合作用的因素,完了

三大物质代谢 就画那几个图,懂了嘛

呵呵,加油抄吧!!
参考知识1 和你不一样啊 算了 参考知识B 生物

一.单子叶植物主要特征:

 1.根系为须根系;

‚ 2. 叶脉为平行脉;

ƒ 3.花的各部分基数为3;

„ 4.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

(5)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竹、狗尾草、百合、椰子、棕榈

二. 双子叶植物主要特征:

 1. 根系为直根系;

‚ 2.叶脉为网状脉;

ƒ 3.花的各部分基数为5或4;

„ 4.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

三.被子植物主要特征:

 1.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

‚ 2.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

ƒ 3.种子被果实包被;

„ 4.受精过程为双受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5)被子植物有20多种。

四.开花植物的转换(A——B)

1.子房————果实 2.子房壁———果皮 3.胚珠————种子 4. 胚被————种皮 5.受精卵———胚

五.裸子植物主要特征:

 1.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 2.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

ƒ 3.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 4.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5)主要的裸子植物:各种松树、柏树、杉树

六.被子植物主要特征:

 1.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

‚ 2.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

ƒ 3.种子被果实包被;

„ 4.受精过程为双受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5)被子植物有20多万种。

七.蕨类植物主要特征:

 1.有根、茎、叶的分化;

‚ 2.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ƒ 3.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 4.多生活在阴湿环境里。

(5)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乌蕨、铁线蕨、卷柏、满江 红、贯众、桫椤。(肾蕨的孢子囊在叶片背面)

(6)[1]玫瑰花提炼的玫瑰油被称为“软黄金”。

[2]芦荟的美容效果明显。

[3]红花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

[4]百日草、波斯菊能监测二氧化硫气体

八.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1.结构简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 胞的;

‚2.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ƒ3.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殖过程离不开水。(藻类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95%)。海带由柄、固着器、叶状体组成。)

九.经济动物的分类

1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

2.家禽:人们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

3.家畜:人们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

十.鱼类的主要特征。

1. 终生生活在水中,

2.体表身体的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十一.鸟类的主要特征

1、有喙无齿;

2、被覆羽毛;

3、前肢变成翼;

4、长骨中空,内充气体;

5、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

6、体温恒定;

7、生殖为卵生。

(8)心脏分四腔(两心房两心室);

十二.哺乳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被毛;

2、用肺呼吸;

3、体温恒定;

4、体腔内有膈;

5、胎生、哺乳.

(6)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

十三.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

2、身体的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

3、足、触角等分节。

(节肢动物占世界上动物种数的4/5以上。)

十四.昆虫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

3、胸部有分节的足三对、翅两对

十五.细胞

【1】各部分名称与功能

1.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2.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3.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4.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5.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

6.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细胞分裂

(1)定义: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过程:

DNA的复制——核等分——质分裂——建膜壁

(3)特点:细胞分裂过程中,其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4)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加。

<5>意义:

①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加;

②多细胞生物个体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③实现生物的繁殖。

【3】细胞生长

(1)定义: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2)细胞生长的过程:

1.胞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2.液泡数目:多——少——一个

3.体积:小——大——中央大液泡(占细胞体积90%以上)

(3)结果:细胞体积增大

【4】细胞分化

(1)定义:建立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裂与生长 细胞分化

(组织)

(3)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4)组织: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的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群。

【5】其他概念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

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十六.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特点

草履虫具有表膜——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收集管、伸缩泡——收集细胞内多余水分和废物,排出细胞外;

口沟——通过口沟摄取食物;

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吸收;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纤毛——依靠纤毛运动等结构共同完成它的生命活动 。

这已经很精简了。
参考知识C 1、 (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
蛋白质 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结构通式见: H
|
R—C—COOH
|
NH2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2、(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只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3、(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a、糖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 根本能源:阳光
4、(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5、(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及其作用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
3、C是最基本的元素
4、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H、O、N。
缺钙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 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B、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 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6、(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 代 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无机盐的作用
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7、(B)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8、(A)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B、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是这个细胞仍然是真核细胞)在生命的起源的过程中,膜的出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9、(A)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A)
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 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 粒上有色 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5、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 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10、(A)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A、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和染色质
B、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11、(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有拟核。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呈环状,如果有细胞壁他的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如果有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12、(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
13、(B)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û û 水,CO2,甘油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ü û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ü ü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内吞和内吐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4、(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15、(A)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
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的作用: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16、(B)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 PH值 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没有变
17、(A)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元素组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18、(B)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ADP+Pi+能量 酶 ATP

ATP 酶 ADP+Pi+能量

这个过程储存能量 这个过程释放能量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19、(A)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验;
2、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
3、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出氧的实验;
4、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5、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B)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180 ——→ (CH2O) + 18O2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 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4、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6、总结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区别 条件 需要叶绿素、光、酶 不需要叶绿素和光,需要多种酶
场所 叶绿体内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的基质中
物质变化 (1) 水的光解
2H2O 4[H]+O2
(2)ATP的形成
ADP+Pi+能量 ATP (1) CO2固定
CO2+C5 2C3
(2) C3的还原
2C3 (C H2O)+ C5
能量变化 叶绿素把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
(C 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21、(C)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02浓度
温度
光照强度
22、(B)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2、控制温度的高低
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3、(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异同
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概念:植物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2、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中)
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中)
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量(细胞质)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第一步在细胞质中,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中
是否需O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CO2+H2O 不彻底氧化物酒精或乳酸
可利用能 1255KJ 61.08KJ
联系 把C6H12O6----2丙酮酸这一步相同,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24、(B)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5、(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26、(A)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
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丝出现,叫做无丝分裂。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
特点: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27、(B)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 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 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前期 相同点 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 不同点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 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28、(B)细胞有丝分裂主要特征、意义
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9、(B)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30、(A)细胞分化的特点、意义以及实例
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31、(B)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原因
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原因:基因控制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2、(B)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
动物克隆(多莉的诞生)
33、(A)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3)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4)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5)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6)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4、(A)细胞凋亡的含义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35、(B)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 该“死”的细胞不死,不该“死”的细胞却死了,也就是说无论凋亡过度或凋亡不足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常的细胞凋亡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手指的形成、蝌蚪尾的凋亡

细胞凋亡不足:肿瘤,自身免疫病,
细胞凋亡过度: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神经元退行*疾*,病毒感染
不足与过度并存: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是一个程序化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干预而治疗疾病
36、(B)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2、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3、原癌基因的激活,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
4、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
5、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7、(C)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是还原糖
2、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
40、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B):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方法步骤:
1、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
2、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
3、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人煮沸5一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
4、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酶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2、 实验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3、比色板在某一范围不呈兰色,但是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兰色。说明酶的作用有一个最适PH值。
考试可能要考到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淀粉已完全水解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值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4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B)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材料用具(A)
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mL),研钵,小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药勺,量筒(10mL),天平;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方法步骤(A)
1、 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
2、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制备滤纸条
(2)画滤液细线
(3)分离色素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4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B)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间性厌氧菌
用具:锥形瓶、葡萄糖、橡皮球、NaOH、石灰水
2、步骤(A):
1、 酵母菌培养液的配置
2、 检测co2的产生
3、 检测酒精的产生
4、 实验结果的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相似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地理1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月球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地球在宇宙中的
急~求~~高一九科复习要点! 参考知识1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分子与细胞》元素细胞膜基质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化合物细胞核细胞器细胞生物膜系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工程减数分裂高一生物内容构成(一)走近细胞一、比较原
初二提纲(物理&历史&政治&地理(会考)&生物(会考)) 35、如图所示,在一圆柱形容器中装有20cm深的水,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现将一质量为100g的木球投入水中(水未溢出),静止后木球处于漂浮状态,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1)木球静止后所受
求八上历史和八下生物知识点。急! 物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
高一生物重点内容?(具体) 必修一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肽键:—NH—CO—︳NH2—C—COOH︱H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4、多肽分子量=氨
生物必修一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总结 参考知识1  高中生物实验成为了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那么必修一课本中,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有哪些知识点要掌握?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生物必修一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观察质
高一生物 研究表明:温度骤变等理化因素会使植物细胞染色数目加倍。某学者为验证低温能诱导洋葱(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开张了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1)实验原理:低温处理根尖细胞,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前
高一生物必修一资料 参考知识1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