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灭火工具水袋,水囊出现在哪个朝代

2023-05-25

本文主要是 我国最早的灭火工具水袋,水囊出现在哪个朝代 相关的知识问答,如果你也了解,请帮忙补充。

北宋仁宗时。灭火器具水囊——它是用猪、牛膀胱制成的。起火时,可盛水,掷向着火地点,水囊被烧穿,或破裂,水即流出灭火。 参考知识1 这种较之前代更为先进的灭火器具的出现,无疑对灭火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仅靠唧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其他灭火器具加以配合,如常用的灭火器具水囊——它是用猪、牛膀胱制成的。起火时,可盛水,掷向着火地点,水囊被烧穿,或破裂,水即流出灭火。还有用油布缝制成的油囊,其用法同猪、牛膀胱制成的囊一样,盛水掷着火处灭火。
由于宋代城市有不少高层建筑着火,所以在灭火时,要经常运用梯子,攻城时用的云梯为最理想之选。它的设置是用大木为床,下面有六个轮子,上有两条各长二丈的“飞梯”。云梯四面用生牛皮为屏蔽掩,用人推着前进,到了城墙根,则将“飞梯”树立起来。用云梯一是可以窥见城内,二是可以从云梯进攻城内。如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所记:着火的房屋若高,灭火的军士就会攀上救火长梯而上,这种救火长梯当非攻城用的云梯莫属,因为只有这样梯子的长度、高度,才可以够得着像皇宫那样的墙垣和楼殿……

有了便利的灭火器具,还要有有条不紊的灭火组织程序配合才能扑灭火。那么宋代城市灭火的具体场景是怎么样的呢?《武经总要》中对付火攻的步骤,可以成为观察宋代城市灭火时的参照——

敌方用火攻城,我方必须准备好平常所预备的灭火器具,主要为托叉、火钩、火镰、柳洒弓、柳罐、铁锚手、唧筒等。假如敌方所烧的火已迅猛来到,就要用水袋、水囊投掷来灭火。

楼棚器械就是已经被火烧着,也要频繁地用麻搭湿润扑打。若敌方用蘸油后燃着的火把,我方要用土沙扑灭,切勿用水,加水则火势愈炽。敌方若向城内纵烟,则要从准备好装醋浆水的瓮中,汲醋浆水覆在脸上,使烟不能呛冲鼻和眼睛。

又可在长八尺的杆上束住重约二斤的散麻, 即麻搭, 蘸着稀泥、 浆水去扑打或湿润火焰或烧着的物品,以防扩大蔓延。还要用火钩、火叉、利斧,或用快锯,拆除掉障碍;还要用大索、带有长链的铁锚儿,套住或挂住房梁立柱,用力猛拉,拽倒,以切断火源……

这虽是《武经总要》所述的对付敌方向我方所发起的火攻的办法,但从中也可知道宋代城市灭火的真实状况,它标明宋代城市灭火已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步骤、程序。当然,这并非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可以从元佑年间一例灭火知道——

一州郡太守,为了防止一民家火势蔓延,关上子城,不开城门,使居住在城内的市民出不去,救火者又进不到城里,一直待到市民的房屋全部烧尽。大家去责问太守,太守却振振有词地说:现在天气久旱,我用的是董仲舒的防纵火的方法啊。

这种防、灭火方法可谓荒谬透顶,但在北宋初、中期,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在防、灭火知识方面,却都处于愚昧朦胧状态,就好像一个尚待启蒙的孩童,采取的消防措施极为幼稚可笑。

即使在东京,一有火起,尤其是夜间,便紧闭诸城门,致使赶来探视救火的人也不得进入。而且,火灾发生时,要等候负责这一地区治安的巡检官员前来,才能开始扑救,这样必然是贻误了灭火的良机。城市管理者觉悟后,便推行了较稳妥的救火“责任制”:若着了火,由仰探的军人,骑着“望火马”,飞驰报告巡检,如果都巡检因故未到,便由这一地段的治安官吏厢巡检负责去救。

如果去巡检的那地方遥远,其他军巡使等官吏先到,便要立即指挥穿着上有番号、以区别各军的“绯小绫卓画带甲背子”的“火背心”的“消防队”,和救火的“水行人”,与失火的“本主”,一起灭火,以免使远处屋舍连着。后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有火起,“消防队”要按平日划分好的地界扑救,以免城市的秩序发生混乱。假如“消防队”一时赶不到,则就近地段上的官员,要带领他管辖内的将佐兵丁,前往失火地段灭火。

此外,各衙门,各军级,也都派出队伍,急行奔向驻地着火处,听候指挥救火长官的指挥,他们也成了实际的“消防队”。这时,也有一大部分官员坚守自己岗位,以防意外事故发生。一旦火势扩大进一步侵及官舍之家、市民房屋,皇帝就三番五次直接命令内廷的使臣,骑马去传宣诸司帅臣,速带将士去灭火。在灭火过程中,往往是政府出钱买水灭火,那些富室豪户也用钱雇人参加灭火。

http://67.19.223.125/htmpage/176/17635/53.htm

古人灭火的器具极为简单,主要是一些盛水的大水缸,还有一些形状长圆、备有提梁的水桶,较先进的要说就是水袋、水囊之类的了。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灭火器具也有所发展。在明代一种被称为“唧简”的灭火装置出现了,这在当时应该称得上是较先进的设备。据记载,“唧简”的特点是“简是长竹,下开窍,以絮囊水杆,自窍唧水”。它既能汲水�帜芘懦鏊�?

到了清朝顺治以后,出现了“水龙”,这是一种引水工具。清代诗人吴东发在观“水龙”表演后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数人并力动枢机,呼吸纵送左复右”的描述,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人力水泵之类的灭火器具。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人余观德创建了一种防火储水仓库。据称,这种水仓当时在扬州十分盛行。所谓水仓,就是在人烟稠密、距河稍远的一些区域内,建层基一座,前设门楹,中为大院,置水缸百十只,兼设水龙十二具。在水仓的门前还常见到这样的对联:“事有备以无患;门虽设而常关”。以此来提醒人们“慎之又慎,有备无患”。
参考知识B 北宋仁宗时。灭火器具水囊——它是用猪、牛膀胱制成的。起火时,可盛水,掷向着火地点,水囊被烧穿,或破裂,水即流出灭火。 参考知识C 商朝 参考知识D 宋朝
相似知识
我国最早的救火工具水囊,水袋出现在哪个朝代 我国最早的救火工具水囊、水袋出现在唐代。自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成立后,历代君主都将防范和治理火灾列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此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为及时救灾抢险,西汉时期长安府“每街一亭”,共
铁制工具开始用于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参考知识1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青铜工艺在商周时期已达到辉煌灿烂的境地,青铜时代长逾千年。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欢迎阅读
古代消防的工具都有哪些?   随着时代的变迁,灭火器具不断创新。北宋仁宗时,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专用救火工具。据公亮《武经总要前集》载:“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
陶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参考知识1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参考知识B新
陶瓷在那个朝代出现的 陶瓷是陶和瓷的综合性产物,产生于商代。在具有陶器的透气性,吸水性的同时,又具有瓷的坚硬性和不漏水的特性,而且材料更为低廉的特点。采用普通红色粘土配以一定比例的小碎石,条盘筑法成型,在轮盘上用琢玉工具仔
食用菌种植最早在哪个朝代 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 参考知识11、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唐代。2、根据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的记载,关于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是中国蔬菜生产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因此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唐代。3、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
瓦片是啥时候发明的? 根据出土实物资料证明,我国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建筑用瓦就出现了。砖也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在建筑上。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业进一步发展,陶窑室容量扩大,火膛加深,支炎道和窑箅孔眼加多,火力大而布